楚雄彝族自治州把水库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与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闯出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今天的“人民路上为人民”为您呈现《楚雄:打造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样板》。
今年彝族火把节期间,楚雄市的紫溪彝村迎来了游客接待高峰。村民杨应平家的饭店,每天都要接待20多桌客人。
楚雄州楚雄市紫溪村农家乐经营者 杨应平:
“不搞乡村旅游发展的时候,就是打工,一年收入两三万元,现在收入情况,一年挣个一二十万也是不成问题的。”
紫溪镇共有移民群众353人,十年前为支持西静河水库建设而搬迁到此。当地选准旅游业为重点发展产业,先后建设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彝绣展销实训基地、农副产品集散市场、饮食文化长廊等,环境设施焕然一新。去年10月,移民部门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楚雄市的优质药企,投资2500万元建设了中国彝医药康养园,能为游客提供针灸、水蛭疗法、药膳养生等中医药特色服务,开园以来已经接待了来自四川、海南、深圳、贵州、重庆等地的中老年旅游团队。
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镇镇长 李臻瑢:
“通过我们彝医药的资源,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比如高端民宿、药膳餐厅等,带动全镇的乡村旅游和康养板块的产业发展。”
紫溪镇积极实施“旅游+”战略,推进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休闲体验项目。村民收入来源,从过去的依靠种植养殖为主,发展成为旅游经济收入、粮食、优质林果种植、劳务输出等多种经济来源。为增强移民的“造血功能”,更好地支持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楚雄市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多种技能培训。
楚雄市搬迁安置办公室党组书记 周振宇:
“美容美发、电焊、保洁、保安类的培训,今年400人目前正在为他们实施。”
据了解,今年,楚雄市搬迁安置办公室向上争取到省、州移民后期扶持资金9000万元,主要用于推进楚雄市西门古城鹿城商业步行街、鹿城镇栗子园社区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栗子园社区彝绣展示交易中心建设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