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家园的华丽蝶变
——楚雄州姚安县“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来源: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1-21 18:10:12 【字体:

近年来,楚雄州姚安县紧紧抓住“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契机,坚持高位统筹推动、强化政策保障、突出因村施策、坚持建管并重、聚焦农旅融合多措并举,科学谋划“路线图”、夯实民生“压舱石”、打造特色“树品牌”、靶向发力“提质效”、拓宽增收“致富路”,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和美的移民新村,推动搬迁移民融入新生活、走上致富路、过上好日子,移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华丽蝶变。

一、基本情况

姚安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西北部,下辖6镇3乡,全县总面积1803平方公里,素有“花灯之乡”“梅葛故地”“迤西文献名邦”“滇中粮仓”的美誉,户籍人口20.9万人。其中,核定登记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移民8139人,覆盖8个乡镇65个村委会。一直以来,在省、州搬迁安置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姚安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搬迁安置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各方面、全过程,全面落实全省新时期移民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和“主导产业突出、住房安全宜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人居环境优美、自治管理到位”的总体要求,全力促进移民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2022年起,实施洋派水库安置区光禄镇福光村委会罗西坪、红梅水库安置区栋川镇海埂屯村委会迤太吉2个“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成效初显。2023年又陆续在栋川、光禄、官屯3个镇实施了8个“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6374.8万元,其中,移民专项资金7624.15万元,整合资金8750.65万元,目前已经完工并移交村组管理。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位统筹推动,科学谋划“路线图”。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搬迁安置办公室、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等部门领导和涉及项目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督促及指导工作。每个项目成立一个工作专班,由县搬迁安置办公室每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涉及项目的乡镇党委和政府班子成员、挂包干部、村(居)委会书记主任、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为工作专班成员,形成试点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有人抓、有人管、不落空。同时,省、州搬迁安置办公室及相关领导多次到姚安实地调研指导试点工作,在项目规划、资金管理、拆除旧房、工程监管等重点工作方面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试点项目规划、对接协调、实施推进等工作,定期商讨研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落地见效。

(二)强化政策保障,夯实民生“压舱石”。县搬迁安置办公室和涉及项目的乡镇、村组干部,以及规划设计团队先后多次深入项目村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各村实际规划建设内容,充分听取意见建议,最大限度保障广大移民群众利益。同时,突出项目建设的重点,优先支持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组积极性较高的地区;优先支持移民人口集中,群众基础好的地区;优先支持中心集镇附近、交通主干线附近、村庄特色明显的地区,科学有效合理规划8个移民村建设项目及每个子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效益。如,栋川镇地角村委会板桥一组申请投资40万元,在距离村内原有的活动室不足百米的位置新建一个文化活动室,楚雄州搬迁安置办公室在实地调研指导过程中,苦口婆心地跟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解释,要把项目资金用在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上,得到了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点赞和好评,在项目规划阶段有效防止项目资金的浪费问题。

(三)突出因村施策,打造特色“树品牌”。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立足移民村自然环境、发展状况等优势,规划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村庄,在县城附近的徐官坝社区杜家屯打造“农村社区型”移民新村,在蜻蛉河边的地角村委会板桥村打造“山水田园型”村庄,在洋派水库生态旅游景区周边的官屯社区张家坡村民小组打造“休闲旅游型”移民新村,在小村、山脚、谢家湾、新华、钱湾5个村打造“生态宜居型”移民新村。如,徐官坝社区杜家屯组在移民新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采取补助到户的方式让群众自行修复,规定统一的建筑风格,成功打造了保留70年前的历史记忆的特色巷道,保留1954年修建的村庄巷道和“大五架”结构房屋原貌,在共建宜居和美家园同时,让人们留得住乡音,记得住乡愁。

(四)坚持建管并重,靶向发力“提质效”。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在项目现场征求群众意见,规划建设内容,协商拆除旧房,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县搬迁安置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项目监管,邀请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参与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针对县搬迁安置办公室专业技术人员少、项目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采取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全过程咨询管理模式,由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化监理、造价等咨询服务,严格控制工程投资,规范化实施项目,切实提升项目监管质效。同时,制定出台《姚安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安置区移民村庄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实施细则》,实现了“五有四确保”目标。即: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后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考核,确保建成的移民村庄全部纳入管护范围,确保移民项目工程有人维护,确保移民村庄环境优美,确保公共设施长久发挥效益。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庄保洁等村民自治制度,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每月对建成的移民新村主干道、村内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管护情况等开展一次考核评比,由姚安县惠泽移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移民新村村民小组长,到每个村进行实地检查考核,现场进行量化打分,按照分数排名评出“好”“中”“差”三个等次,对获得“好”等次的村庄增加10%的保洁补助经费奖励,对获得“差”的扣减10%的保洁补助经费,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争先进位的干劲。

(五)聚焦农旅融合,拓宽移民“致富路”。在“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整县推进示范建设中,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与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移民产业发展项目,千方百计促进移民村群众增收致富、共同富裕。如,光禄镇新庄村委会钱湾村“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有效整合县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717.52万元,完善田间沟渠等基础设施,利用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建设小蚕共育室,全村蚕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拓宽了移民增收致富渠道。光禄镇后营村委会新华村“美丽家园·移民新村”项目,将原有的农家院落打造成现代民宿,成为光禄古镇国家AAAA级景区附近乡村休闲观光的新地标。官屯镇官屯社区山坡组“美丽家园·移民新村”项目,新建石榴园200余亩,整合云南农业大学挂钩扶持项目种植苹果20余亩,引进经营主体发展“农家乐”,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三、经验和启示

(一)统筹领导、上下联动,是有序开展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保障。“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从上而下谋划推动,组织发动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高位推动试点工作,从政策措施、项目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对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竣工验收、总结经验等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切实做到责任落实一张网、项目规划一盘棋、施工建设一股劲、资金报账一天办,确保试点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二)吃透政策、破解难题,是创新突破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关键。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政策性强,开展“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州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善于把握政策机遇,敢于破局创新。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对标对表云南省移民新村建设6项建设目标32项具体建设内容,认真规划设计每个项目工程,确保每个子项目都符合国家和省州政策。针对整县推进试点工作中旧房拆除、建设用地征占等难题,要认真研究移民后扶资金管理使用相关规定,全面盘活村组资源,出台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补偿和调换安置措施,有效破解试点工作中的难题。

(三)服务大局、推动发展,是稳步有序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前提。创造性地推进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既要服务移民、维护好移民利益,同时又要立足区域发展大局、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把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移民新村整县推进作为向上争取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十四五”以来,姚安县实施“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10个,实施移民产业发展5个,累计投入移民专项资金1.2亿元,有力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四)团结协作、整合资源,是集中力量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途径。全面动员参与,统筹整合资源,不断增加投入力度,是集中力量推进试点工作的有效途径。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联动协作配合,按照“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共享成果”的原则,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投入移民新村建设,全面实施村庄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产业发展等工程,切实提高移民新村的整体建设水平。同时,要充分调动项目地区村民小组和群众的积极性,利用集体经济收入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强化监管、确保质量,是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成效的举措。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保证质量不仅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指标,同时也是得到移民群众认可的关键举措。要充分发挥全过程咨询团队的作用,邀请国内资质条件较好的监理、造价咨询服务单位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在规范化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培养锻炼了干部队伍。要组织涉及项目的乡(镇)、村(居)委会、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参与项目管理,及时参与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监管质效。要邀请项目地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乡贤参与项目监督管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发挥搬迁安置办公室专班人员全面协调、综合推进的作用,在实战中锤炼搬迁安置干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