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市以“林果乡村·生态家园”为抓手,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升级,聚焦打造全省规模最大、品质最高、技术一流的高标准设施蓝莓种植基地,建成4.8万亩全球最大设施蓝莓基地,单产和品质全球领先,种植主体有76户,参与种植群众达360户。蒙自蓝莓连年荣获“云南省十大名果”称号,有佳沃、怡颗莓等全球顶尖蓝莓品牌。
夯实产业基础,做精做优品牌。种出好果子,方能占领大市场。蒙自先后引入全球一流卓莓、佳沃、柒瑞结、云科创等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多种合作发展新模式,坚持扶优、扶强、扶大,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培育壮大蓝莓产业主体。蒙自从生产到销售中,摒弃粗放式的操作方式,推行精细化运作,先后打造了佳沃蓝莓、怡颗莓等全球顶尖蓝莓品牌,佳沃牌蓝莓获云南省“10大名品”荣誉。
推进要素集聚,联农带村致富。蒙自在推动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极吸纳村集体和农户参与种植,产业帮扶、联农带村成效明显。针对“大产业、小果园”“大基地、小农户”“大市场、小果农”的发展现状,从“兜底增收”“孵化家庭农场”“合作种植”“保管到户提点分红”“拼地众筹共建共享”五种模式入手,实现合作发展、互利共赢。作为蒙自市“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的红河(国际)蓝莓示范区项目,建成高标准蓝莓设施种植示范基地4000亩,每年产季用工数量超2万人次,带动基地周围农民成为新型产业工人。草坝镇、雨过铺街道建立的“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企业+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统筹整合各村的土地、资产进行“资源集成开发”。此举措让农户实现“四金”收入,即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村集体劳务组织佣金。
科技赋能发展,实现产品增值。蒙自蓝莓种植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实现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研发、应用和创新无缝对接,快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引领蓝莓产业发展。在红河(国际)蓝莓示范区,蓝莓采用全基质栽培,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蓝莓生产,实现温、光、气、水、肥、病虫害和蓝莓生长全作物周期指标的全程监控和标准化数据采集,建立蓝莓水肥管理、园艺操作和病虫害防治的操作管理平台,实现蓝莓技术的快速推广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基于市场需求改良了原产于秘鲁的品种,现在园区种植的佳沃山地蓝莓,拥有更甜、更脆、更大的明显优势,果肉饱满,其中最大的蓝莓果径达“20+”毫米。此外,通过深加工制成的蓝莓酒、蓝莓酱、蓝莓果干、蓝莓蜂蜜等系列产品已供应市场。蒙自蓝莓从栽培、管护到采摘、分级,再到预冷、质检、包装、冷链运输,一条现代化产业链已经形成。
强化链上发力,促进三产融合。蒙自市大力推进蓝莓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企业延伸产业链价值链,促进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同时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通过“平台+家庭农场”的产业联合体打造数字果业、场景农场、体验式果园新模式,推动区域果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带动生态农业、旅游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多产业共荣、多主体共赢的新局面。在营销上,采用平台式渠道模式,形成密集式的分销网络,利用经销商的资源优势构筑销售平台,增加渠道覆盖面,建立基础扎实、责任明确、稳定的销售网络,真正做到深度分销。